「侨乡故事」央视播出他的感人故事:江门籍志愿军老兵向抗美援朝纪念馆捐献珍贵文物

中国人物网总编室
中国人物网总编室
管理员
457
文章
0
粉丝
新闻中心评论10字数 1073阅读3分34秒阅读模式

中国人物网江门市侨媒中心讯:今年9月,第十二批志愿军烈士遗骸运送回国安葬前夕,91岁的广东新会籍在大连乡亲、抗美援朝老战士黄维康完成了自己最大的心愿,把自己珍藏将近70年的珍贵文物:他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拍摄的老照片、荣获的各类纪念勋(奖)章等全部捐赠给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老战士黄维康的感人故事登上CCTV7(国防军事)频道,央视新闻播出后受到社会各界的瞩目和关注。

「侨乡故事」央视播出他的感人故事:江门籍志愿军老兵向抗美援朝纪念馆捐献珍贵文物-图片1

图为老战士黄维康珍藏的抗美援朝纪念勋章

据黄维康老人侄子、江门民营企业家黄坚介绍:刚刚看完CCTV7(国防军事)频道播出的新闻报道,对伯父做出的捐赠决定深表赞同和钦佩。他表示,伯父黄维康在抗美援朝期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文工团团员,所在部队后来获得集体三等功,受到中央军委的表彰和嘉奖。1958年,黄维康还有幸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成员之一,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这张珍贵的大合影被黄维康珍藏六十多年,至今保存完好。前几年,黄坚还受伯父的委托,带着这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回到家乡——新会区崖门镇黄冲村,与父老乡亲一起分享关于这张珍贵老照片的难忘记忆。

「侨乡故事」央视播出他的感人故事:江门籍志愿军老兵向抗美援朝纪念馆捐献珍贵文物-图片2

老战士黄维康介绍珍藏多年的军旅生涯老照片

老战士黄维康的感人故事名列母校黄冲小学杰出乡贤榜

「侨乡故事」央视播出他的感人故事:江门籍志愿军老兵向抗美援朝纪念馆捐献珍贵文物-图片3

图为1974年6月黄维康转业复员留影(时年40岁)

黄维康老人发表的口述史文章《我曾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

据《黄冲族谱》主编黄社俭介绍,黄维康1934 年12 月出生于一个爱国归侨的家庭,他的父亲黄章晃是旅美归侨,旅居美国时候学习西医,后来回到家乡黄冲村开设“寿星药局”行医济世救死扶伤,解放前后是崖门小镇很有名气的第一代西医,解放后还当选为新会县第一届政协委员。1949 年10月,广州解放了,当时少年黄维康在广州上学,再有半年就初中毕业了。面对着滚滚革命洪流,黄维康毅然决定:跟着共产党,当兵保家国。1950 年1 月,刚刚15 岁的黄维康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初进军营的黄维康接受两项任务:一是守卫广东三灶岛机场(今珠海机场),二是在军队中当文化教员。1951年8 月,黄维康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同年10 月,黄维康随十九兵团文工团开赴朝鲜前线。在朝鲜那段军旅生活,黄维康主要是作为文工团战士,始终坚持在前线做宣传发动工作。1953年7月27日,中美等终于签订了停战协议,3年的朝鲜战争宣告结束。

1953 年10 月,黄维康被调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文工团工作,直至1958 年撤军回国。1958 年10 月26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完成了历史使命,撤出朝鲜,回到国内。1958 年10月29 日,毛泽东同志和其他中央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专门接见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全体成员并一起合影留念,黄维康作为代表团成员之一也受到亲切接见,这张大合影中最后第二排左起第八人就是黄维康。1959 年10 月,黄维康被调到前哨文工团,担任演员兼教练员工作。1974年6月,黄维康正式转业离开军队,被调往大连机床厂任职。前后近25年的军旅生涯就此画上了完满的句号。

(江门市侨媒中心:黄柏军/摄影报道

 
中国人物网总编室
  • 本文由 中国人物网总编室 发表于2025-09-14 19:52:3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renwu.org.cn/news/2025/09/14/archives/9368

发表评论